beplay网站登录|主頁

党建工作
党员学习
党建动态
旗帜铸魂
党风廉政

开放教育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需求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0日

 --基于beplay网站登录学生教学需求的调查

beplay网站登录      吉孝敏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政治信仰,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方面意义重大。当前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为了准确把握开放教育学生对正在开设的思政课的教学评价和期待,进行了此次调查。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对当前思政课的门数和课程配置表示满意,对洛阳电大当前的思政课教学表示满意。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兴趣,期望进一步增加课堂时数,并期望用多种方式组合教学。据此,结合洛阳电大实际,本文提出了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的基本体系,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立体配置、相互支撑,以期最大满足需求,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关键词: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需求;方法

课题: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的研究成果之一。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这两类课程被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目前,教育形势的变化给高校思政课带来了新机遇。思政课摆脱了边缘化、关注度低、师生兴趣低迷的局面,思政课程数量增加,学分比重上升,社会和学生注意力移驻。同时,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

国家开放大学(以下简称国开)课程体系内,一共有五门思政课,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近代史纲要》,从19秋开始,增设《形势与政策》。思政课学分比重在专业课全部学分里均超过12%。如何找到一种最贴近开放教育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成为广大思政课教师的关注重点。这必然要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调研,准确把握学生对思政课的教学需求和教学期待,“揭示课程和教学领域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不断揭示并解决矛盾促进课程和教学的整体发展” [1]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20197月至20201月,在beplay网站登录(以下简称洛阳电大),对开放教育本专科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为随机抽取方式,样本来源主要是经常参加课堂面授、平时学习态度较为认真的学生。本次发放问卷共计230份,占洛阳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活动人数20%。回收有效问卷210份,占总问卷比例91.3%。所有调查对象中,本科占比45%,专科占比55%。除了问卷法之外,辅之于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

(二)调查实施过程如下:


(三)调查内容


涉及思政课的学习兴趣、现行教学支持体系、实际教学活动安排、各类教学方式需求情况、学习期待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对思政课存在学习动机


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对个人信仰的培育、政治素质的提升很有意义,在成人高校开设思政课是有必要的。学生对思政课表示有兴趣,但不属于强烈爱好。如果学校能运用自己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去教学,愿意积极参加学习,存在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低于10%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和专业课比较起来,课程作用不强,缺乏学习兴趣。另外,跟笔者前几年的一项调查结果相对比,学生政治信仰“去中心化”的现象正在转变,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得以巩固,但知行分离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对洛阳电大现行思政课教学方式评价存在分歧


目前洛阳电大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结合国开和省电大在线的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阶段辅导,即面授课为6个课时。分别安排在学期开始的大纲式导学和学期末重难点辅导。超过60%的被调查学生,对当前洛阳电大的思政课教学方式表示认可。40%左右的学生,存在其他意见。结合问卷,归纳出了这部分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期待:即合理增加面授课时数,认为洛阳电大现存的两次课不足以解决学科所有的学习问题,虽然有网上的资源进行互补,但其效果远远比不上面对面的教学。


(三)教学需求呈现多样化,但仍以语言讲授为主


如下图:


 


       需求率

 

课程

         教学需求(占被调查者的百分比,精确到整数)

A自学

B通讲

C阶段

D讲座

E实践

最优组合

(单列)

马克思基本原理

10

30

25

20

15

60BD

毛泽东思想

10

25

25

25

15

55BDE

习近平思想

15

10

20

30

25

65CD

中国近代史

10

15

25

30

20

60CDE

形势与政策

25

10

20

30

15

50AD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利用网络学习平台选择自学的人数只占到10%,选择课堂通讲的人数比例为30%,选择按学期阶段集中讲解的人数比例为25%,选择讲座的人数比例为20%,选择实践教学的人数比例为15%。关于几种教学形式的组合方式,60%的学生选择通讲+讲座+实践,认为这种组合方式能够很好满足学习需求。从上表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端正的学习态度。能够根据课程特点,正确表达自身的需求。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课堂讲授需求最多,说明学生对该理论的理解比较模糊,课程难度较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门课,学生更多地选择了讲座和实践,说明学生学习该理论的渠道多,内容较为熟悉。这跟本次课题的另一份调查结果基本吻合。二是学生需求率较高的,无论通讲、集中讲、讲座,其主要阵地都是课堂。这与以前的认知是有不同的。由于工学矛盾或学习动机问题,开放教育学生不欢迎不支持课堂教学,这个认知曾长期是学校或老师的共识。


(四)期待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经访谈了解到,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期待的学生,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学习态度认真、具有明确学习兴趣的,全程参加了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二是在本单位的职场角色里,要经常用到思政理论知识;三是思政理论知识对其本人的成长和进步价值很大的。他们希望主讲教师应结合时事政治进行授课,将最新的时事政策内容贯穿到讲课中;同时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实践学习。


(五)思政课现行考核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对于目前思政课网上教学的视频、检测、终结性考核等版块设计,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均表示了肯定。但对于教学效果和考核效益方面,近三成的被调查者认为不理想,认为网络学习过程的设计过度依赖自主自觉学习,而终结性考核,可随意复制、粘贴既成资源,考核效益难以发挥到最佳。


三、对策和建议


依据此次调查结果,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来探讨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力图“应用系统论、结构论的观点来研究教学,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体系”2]  


(一)一个方法论


这里所讲的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可通俗地理解为“方法的方法”。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实现渠道,也是世界观的具体实践。思政课的理论体系,归根结底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体系。与之匹配的,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对于思政课教师,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这个体系的根本教学方法论,在其教学方法论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3] 。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技术和具体教育方法的创新时,或者在传授知识时,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贯彻其中。例如唯物主义和群众史观、普遍联系论、发展论、现象本质论、真理论、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等。这些方法论将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更理性地看待社会矛盾,更科学地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发展规律。


(二)强化语言讲授法的基础地位


以语言讲授为主的方法,即教师用语言连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具体到开放教育的思政课,主要是课堂讲授法。首先要求我们辨析清楚课堂讲授的必要性。虽然国开是系统办学,实现了优质资源在全国的共建共享,成人学习更多地强调自主性。但这些因素与课堂教学并不冲突。或者说,单纯依靠学生自主地运用学习平台自学,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学习需求,因为它无法对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行鉴别,无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摸查,当然也就无法提供最匹配的教学设计。贯彻执行最新的教育理念、利用新的教育技术,都不能代替教师讲授,立足课堂、重视课堂,应成为开放教育思政课的首要观念,而本次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其次,课堂讲授的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类:(1)按照教学计划安排,课时不缩减,全面系统详细讲解教材内容,教师可根据大纲内容进行大幅度的展开、引领,其优点是知识体系展开充分,内容全面,计划性通用性强,成本低,但因其形式单调,无法使学生主动体验知识,也不利于成人学生工学矛盾的解决。(2)按比例缩减教学计划课时,相对集中讲解。按照课程体系的重点、难点内容,分配课时。(3)讲座式讲解,类似于教育理论上的“程序性教学”,即打破固定的教材章节,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小单元,将其中的某个重点或难点内容抽取出来,结合知识点的发展轨迹和当前形势,加以整理,按照少而精的原则,在理论上进行深刻分析。后两种方式更符合开放教育学生教育实际,最大限度兼顾了学习效果和工学矛盾。不过采用时要注意要把握好课程内容的层级与递进关系,要注意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深度,要注意匹配好开放教育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此外,互动、演讲讨论教学都可以利用课堂这个主渠道进行。


(三)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定位主要教学方法


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政课的教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课程情况定位主要教学方法。首先,调查发现,课程的难易程度与要求增加面授时数呈正相关,所以要根据课程难易程度和学生掌握知识的难易程度,改变一刀切的面授时数现状,梯次配置面授时间。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因为较多学生存在对理论体系的理解不全面、内容模糊不清的情况,应安排最多的面授时数,其余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势与政策》依次递减。其次,根据课程相近点创新、丰富教学内容,例如,针对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我国近代史的理解停留于表面,碎片化、浅层次的特点,可将这两门课融合一起进行教学。在历史中理解毛泽东思想,通过毛泽东思想,构造我国的近代史和党史。这就对政治教师的教学能力带来新挑战。再如,因为学习渠道宽广,学生对习近平思想这个理论体系的认知较为完整,对理论内容的把握优于其他政治课,那么教学就应立足于理论的应用性,教学内容中加大学以致用的实例,教学形式中重视实践教学的引导。再次,根据课程特点,有侧重点地选用教学方法。面授侧重基础理论的讲解,实践教学侧重学以致用,例如《形势与政策》,这是本次调查中学生涉猎最广、知识掌握最好的一门课,那我们教学就应定位于培养学生的政策理解力和政策执行力,通过专题讲座、榜样效应开展教学。


(四)组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原则


简言之,就是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要形成有机整体,互相支撑。从上可以看出,开放教育思政课内容随着时事的变化不断发展,教学任务日趋复杂,这几年教学方法呈现出了多样化趋势。虽然“面对一项具体的教学任务,选择和使用的方法越多,运用的教学手段越先进,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可能性就越大” 4]。但教学方法的组合不是随机的,也不是统一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针对性、有主次、有互补、衔接得当的一个整体。思政教师选用教学方法,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即教学方法必须遵循教学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开放教育学生独特的成长规律。二是注重思政课体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按照课程的隐性内容与显性内容、规范性内容与意义性内容、认知性内容和实践性内容,匹配有侧重点的方法。三是合适性原则,即所选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开放教育学生的实际。 学生客观实际,包括其思政课目前的现实水平、职业特点、工学协调等因素。学生主观实际,包括学习特点、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宜多进行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学生需求,根据需求进行选择组合,忌照抄照搬全日制在校生的教育方法。四是可行性原则,即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有条件顺利实施。包括必须的硬条件,如多媒体教室、实践场地、校外资源等;也包括重要的软条件,如学校的政策支持、规范的教学一体化设计、严格的实施程序、完整的效果评估等。忌选择大而空、超出教学支持条件,或者执行起来非常困难的教法。


在调研中,笔者还注意到了一种跨学科的协同合作教学方式,这是当前思政教育常态化的表现之一。习主席曾说,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洛阳电大为例,目前的协同合作教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跟专业宣讲团体对接,以业界专家的协同为主。宣讲团成员大都是地方党校、高校、政府宣传部门的专家、教授,其理论水平、思想深度都值得推崇。第二种是思政课程在其余专业课程领域的延伸和外扩,即课程思政的贯彻执行,把思政教育,化整为零,碎片化贯穿到每一门课程的教育中。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点滴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具体载体可以是一个实例、一个故事、一个榜样、一种理论的解析。实践证明思政理论协同教学的力量是巨大的,值得期待。


(五)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对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思政课教师,能否“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直接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满腔热情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直气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5]政府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政策设计、制度完善的渠道,把信仰先进、立场坚定、个人品德良正的教师,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扎实,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教师,把师德好、富有人格魅力和亲和力的教师,引进来并配置到思政教学的第一线。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运用培训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眼界和政治理论素质;运用考核监督机制,督促教师严于律己,自觉主动增智修身;运用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对思政课教学的热情,鼓励教师通过课题或项目等科研方式,积极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形成经验或教训并进行推广,实现思政教育目标提供优质的的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北京,201514


2] 柳海民.教育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北京,2011,221


3] 仲崇建.韩明暖叶.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根本途径,中国成人教育[J]2014(11) 144


4] 吉孝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组合式教学模式探讨,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20134),84

    [5] 李 莉. 蔡普民.以“三个自信”提升和强化思政课教师的职业使命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 2014 (9) ,96